“1+N”:釋放多重國防效能
——江西省軍地探索共建共享共用民兵訓練基地新聞調查
■肖海波 中國國防報記者 郭冬明 龍禮彬

江西省弋陽縣民兵訓練基地。宋國賓攝
初冬時節,贛鄱大地依然滿目蔥郁。記者來到江西省宜春市民兵訓練基地,一片火熱練兵場景映入眼簾?!敖衲?月,訓練基地投入使用,先后完成了民兵專業訓練、群眾性練兵比武、領導干部國防教育培訓、森林消防支隊新隊員集訓等14個批次的訓練培訓?!痹摶刎撠熑?、宜春市袁州區人武部部長劉逸飛拿出訓練基地使用情況表介紹,下半年基地使用率很高,充分發揮了作用。
“我們以省級為重點、市級為骨干、縣級為補充,打造集民兵軍事訓練、全民國防教育、學生軍訓、應急救援訓練演練等功能為一體的民兵訓練基地體系?!苯魇≤妳^領導介紹,近年來,他們聚合軍地資源、搭建實踐平臺,探索民兵訓練基地以民兵訓練為主,軍地共建共享共用的新路徑,釋放“1+N”多重國防效能。
開放共享
開設國防教育大課堂

江西省委黨校中青班學員走進興國縣民兵訓練基地開展國防教育專題培訓。圖為教練員示范輕武器分解結合。戚永雷攝
軍事化管理、連隊化生活、現地式教學……說起在興國縣民兵訓練基地參加國防教育專題培訓的經歷,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黨委書記寧潔至今記憶猶新。
在江西省,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國防教育培訓進民兵訓練基地已成為常態。據悉,2018年,該省軍地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推開國防教育進黨校、進行政學院的通知》,對領導干部國防教育專題培訓作出規范。地方黨政領導干部大都領導或參與武裝工作,有的兼任省軍區系統領導職務,有的分管征兵、國防動員、國防教育等具體工作,必須成為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的“明白人”。江西省軍地在國防教育進黨校、進行政學院基礎上,進一步推動領導干部走進民兵訓練基地接受國防教育。
在聯合推進民兵訓練基地建設升級過程中,江西省軍地把國防教育需求融入建設規劃。有的增設國防教育館、黨史文化長廊;有的選址在革命紀念場館、烈士故居等紅色資源集中的地方;有的新建裝備展示區,開放實彈射擊、單兵戰術訓練場等,一體打造軍營體驗與紅色研學場館。他們還聘請黨史專家、部隊官兵、優秀退役軍人等擔任國防教育教員,建強訓練基地教練員隊伍。
“我們在建設中突出紅色文化引領,打造了黨史文化長廊?!鄙橡埵行胖輩^人武部政委邱樹梁介紹,他們在民兵訓練基地建成一條20米的長廊,用一張張老照片、一個個老物件講述上饒地區革命歷史,作為參訓學員學習黨史軍史、傳承紅色基因的陣地。

江西省浮梁縣人武部組織預定新兵參觀民兵訓練基地國防教育館。王 健攝
“培訓前,覺得部隊離自己很遠、戰爭離自己很遠,培訓后,對國防的重要意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高校是為部隊輸送人才的主陣地,回到學校后,我更加注重將國防意識融入工作,引導高校學子愛軍尚武?!睂帩嵏嬖V記者,在民兵訓練基地這個國防大課堂接受培訓,讓大家在體驗“兵”的生活中強化了國防觀念。
“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國防與每個公民息息相關?!苯鹣h人武部政委劉華珍告訴記者,他們不僅將領導干部請進縣民兵訓練基地,還依托基地定期舉辦軍營開放日,讓干部群眾、青少年學生走進基地,學習國防知識、增強國防意識。
參觀武器裝備、走隊列疊軍被、在功臣榮譽墻前學習先進事跡……在民兵訓練基地參加一系列活動,讓金溪縣仰山小學的師生們收獲滿滿?!吧倌陱妱t國強,國防意識要從娃娃抓起?!睅ш犂蠋焺⒀嗔嵴f,盡管在課堂上也會開展國防教育,但來到基地零距離體驗部隊生活,學生們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教育效果倍增。
轉型升級
建強民兵訓練主陣地

江西省南昌市消防救援支隊在江西省民兵訓練基地進行無人機訓練。郭冬明攝
“飛鷹注意,目標正前方,戰術飛行抵近偵察……”11月中旬,一場重要目標奪控實兵對抗演練在江西省黎川縣民兵訓練基地展開。無人機依次通過蛇形空間障礙、水平環形障礙、垂直環形障礙等,到達指定地域后定點偵察。
“這些障礙訓練場地都是升級改造后增設的。民兵無人機分隊訓練對飛行空域有明確要求,并需要貼近實戰設置飛行場地?!崩璐h人武部部長張永濤介紹,升級后的民兵訓練基地不僅可以承訓新域新質民兵力量,還可承擔民兵分隊全流程對抗演練、指揮研練等任務。
近年來,隨著民兵力量調整優化,無人機分隊、氣象水文分隊等一大批新域新質力量進入編組,對訓練場地、教練員配備、器材裝備等提出新要求。與此同時,江西省軍區戰備建設局組織調研發現,部分地區民兵訓練基地設施陳舊、承訓能力有限,專業訓練配套設施和器材配備較為滯后,個別基地管理人員編設不合理、教練員不穩定、保障機制不健全等問題比較突出,難以滿足新域新質民兵訓練和成建制民兵基地化輪訓需求。
為此,江西省軍地統籌轄區內民兵、國防動員專業隊伍、駐軍部隊、地方應急力量等訓練需求,區分省、市、縣三級,省本級和設區市分別建設一個中心基地,承訓規模滿足民兵分隊跨區域聯訓、基地化輪訓要求;縣級依據本級民兵訓練規模,采取有條件集中建、無條件合力建等方式,劃分東西南北等片區開展民兵訓練基地建設,最大限度發揮保障效益。
在南部片區,贛州市下轄18個縣(市、區),面積較大?!拔覀冡槍Φ赜蚍植紡V、組訓力量散、保障條件參差不齊等實際,以市民兵訓練基地為中心,興國、瑞金、寧都、信豐、崇義等5縣(市)民兵訓練基地為骨干,按‘中心+片區’模式進行建設?!壁M州軍分區戰備建設處處長鐘世琨介紹,他們結合任務特點,每個訓練基地突出一個重點構設實戰化訓練環境,例如在靠近水域的崇義縣設置抗洪搶險訓練場地、在臨近山區的信豐縣設置森林滅火訓練場地,整合優勢力量,節約社會資源,提升訓練效益。
記者走進贛州市民兵訓練基地看到,多媒體教室、單兵戰術訓練場、綜合演練場等設施一應俱全,偵察無人機、衛星通信系統、指揮方艙等器材裝備成建制配備,全市優秀訓練骨干充實到基地擔任教練員,承訓能力大大提升。
訓練場上練精兵,砥礪奮進謀打贏。前不久,贛州軍分區備戰省軍區“紅土精武-2022”群眾性練兵比武競賽,遴選訓練尖子充實各訓練基地教練員隊伍,讓各人武部參賽隊輪番到基地“打擂臺”,在與高手對抗中磨礪“刀尖”。最終,該軍分區在比武競賽中取得4個單項第一、單位總成績第一的佳績。
濃厚軍味
打造軍事訓練體驗營

江西省軍區群眾性練兵比武競賽現場。 戚永雷攝
今年秋季,全南縣百余名高一新生在縣民兵訓練基地進行軍訓。戰場醫療救護、識圖用圖等課目,讓參訓學生感到新鮮又實用,參訓熱情高漲。
“過去學生軍訓大多在校園內組織,以走隊列、站軍姿、練軍體拳等課目為主?!避娪柦坦?、該縣人武部副部長蔣小武介紹,今年軍訓在民兵訓練基地組織,更多有軍味的課目得以展開。
記者從江西省軍區戰備建設局了解到,他們借助民兵訓練基地轉型升級契機,依托基地設置戰場醫療救護、電磁頻譜監測等場地,增配一批滿足學生軍訓需求的物資器材,探索學生軍訓基地化模式。
“我們從退役軍人、民兵教練員、民兵訓練尖子中遴選教官,組織學生軍訓承訓教員資質認證培訓和考核?!壁M州市章貢區人武部政委蔣亞平說,學生軍訓基地化后,他們選準配強組訓骨干,滿足不同群體學生軍訓需求。
據悉,各級根據學生對象的不同,訓練重點各有側重、分類施策。比如,低年級學生突出軍營體驗、國防意識培養;高年級學生突出基本軍事素養和技能培養;大學生軍訓模擬部隊建制營連管理,既有國防理論授課又有單兵技能訓練,既有部隊裝備展示演示又有輕武器射擊,提升軍訓質量。
“在基地開展軍訓,從言行到著裝都有明確要求,能讓學生在點滴中養成優良作風,提高綜合素質?!苯骼砉ご髮W負責學生軍訓的老師說。
軍訓,是生動的軍事體驗課?;鼗娪柛淖兞艘酝J?,通過構設軍營化環境,參照新兵入伍訓練模式,在專業場所由專業人員組織,軍訓質效水漲船高。
“民兵訓練基地建成后還解決了新兵役前教育訓練的場地問題?!笔≤妳^動員局參謀張思毅說,前兩年不少單位的預定新兵役前教育訓練沒有專用場地,不得不“打游擊”,訓練質量難以保證。
預定新兵役前教育訓練旨在讓預定新兵提前適應部隊生活,端正入伍動機,為擇優定兵打下基礎?!拔覀冊谏壐脑烀癖柧毣貢r,充分對接預定新兵役前教育訓練需求,既注重硬件設施擴容,還將體格檢查、心理篩查、革命傳統教育等納入其中?!比f安縣人武部部長許細兵介紹,從應征報名、體格檢查到役前教育訓練,在訓練基地可“一站式”完成。他們還在基地內靈活運用燈箱、展板等各類載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幫助“準新兵”系好思想上的“第一??圩印?。
共建共用
搭建聯演聯訓大平臺
江西省水系發達、森林覆蓋率高,抗洪搶險、森林防火等應急救援行動頻繁?!巴话l事件的應急救援,需要地方專業應急力量、民兵應急力量、支援保障力量協同發力?!痹谝舜菏性輩^應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過去組織一場訓練演練,往往是臨時設課目、找場地,加之指揮手段、器材裝備難統一,導致訓練演練成效打折扣。
為解決這一問題,宜春市軍地共同研討形成一致意見,于2019年聯合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民兵訓練基地建設的意見》,按照“需求牽引、統一規劃,重點建設、區域共享,整合資源、融合發展”的要求,制定“一座基地、多種功能”的建設目標,為抗洪搶險等應急救援隊伍聯演聯訓、氣象水文等專業力量訓練提供保障。
“建設過程中,我們充分了解地方應急管理部門需求,對通信指揮手段、信息情報共享、應急器材購置、救援訓練方法、應急救援協同等進行統一規范?!眲⒁蒿w介紹,他們專門設置了抗洪搶險訓練區、應急救援綜合演練區等,配備沖鋒舟、無人機、風力滅火機等應急救援裝備,參訓隊伍走進基地就能快速展開訓練。
“袁州區羅家坊山場發生山火,危及山下村民生命和財產安全,請求救援……”前不久,一場森林防火演練在宜春市民兵訓練基地展開,市應急指揮中心接到撲救請求后,袁州區森林消防大隊與區民兵森林滅火分隊聞令而動,按照軍地聯合救援方案,密切協同配合,有序組織撲救,鐵鍬、割灌機等滅火裝備輪番上陣,成功撲滅“山火”。
“將軍地應急救援力量捆在一塊訓,是一件多方共贏的好事?!笔≤妳^戰備建設局副局長胡偉龍曾參加2020年鄱陽湖抗洪搶險,對此深有感觸。指揮救援中如果軍地各自為戰,容易導致救援力量交叉使用、無法形成合力。如今,新的民兵訓練基地為聯合施訓提供了平臺,地方應急救援骨干擔任民兵應急分隊教練員,優秀退役軍人擔任地方應急救援隊伍管理員,雙方在優勢互補中練就“應急鐵拳”。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民兵訓練基地還為應急物資器材儲備提供了場地。據悉,針對自然災害多發頻發的特點,江西省各級在建設民兵訓練基地時,將轄區自然災害情況區分等級,在基地設置應急器材儲備倉庫,預征預儲不同等級條件下所需應急器材,為遂行應急救援任務提供有力支撐。
實現“基地+”效益最大化
■郭冬明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軍地戰略規劃統籌、政策制度銜接、資源要素共享。近年來,江西省軍地主動適應新時代民兵力量結構轉型發展需求,合力推動全省民兵訓練基地改造升級,推進資源要素共享,探索軍地共建共用民兵訓練基地的新路子,努力實現“基地+”效益最大化,為國防建設發展注入新動能。
在建設上,科學布局、規模適度。民兵訓練基地是民兵戰斗力生成的重要支撐,建設布局應隨民兵力量結構優化轉型不斷升級。近年來,民兵力量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傳統領域向新域新質領域轉變,對民兵訓練基地建設提出新的要求。在建設時,針對民兵編組數量、職能、年度訓練任務等,統籌地方資源供給、經費保障能力,合理確定基地部署、功能類別、數量規模,探索“中心+片區”“中心+輔助”等路子,既滿足組訓要求,又避免資源浪費。
在使用上,軍事優先、開放共享。立足平時保障訓練、戰時保障動員,完善民兵訓練基地功能要素和模塊構成,合理劃分教學、訓練、工作、生活等區域,設置實彈射擊訓練區、重要目標防衛訓練區、體能訓練區、文體活動區、戰術綜合作業訓練場等。圍繞新域新質民兵訓練和跨區聯訓、基地化輪訓等要求,積極構設民兵應戰應急實景化實戰化訓練環境,突出信息化智能化裝備在訓練中的運用,滿足民兵遂行多樣化任務訓練需要。在做好民兵訓練保障的基礎上,按照開放共享的原則,統籌區域內駐軍部隊、國防動員專業隊伍、地方應急力量等訓練需求,為學生軍訓、預定新兵役前教育訓練、黨政機關國防教育等提供保障,推進訓練資源共享共用,提高訓練基地使用率。
在管理上,軍地共管、規范運行。發揮軍地資源優勢,創新運行管理模式,采取抽調省軍區系統干部骨干、招錄退役軍人、招用地方專業人員、借用駐軍訓練骨干等方式,建立專兼結合、相對穩定的教練員隊伍。通過納入地方事業編制、聘用專業團隊等措施配備管理人員,健全機構設置、人員管理、經費保障、裝備配備等制度。軍地聯合出臺《民兵訓練基地使用管理辦法》,對軍地申請使用民兵訓練基地、落實人員和經費保障等作出規范,確保民兵訓練基地規范有序、高效運行。
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軍地各級在民兵訓練基地系統建設、全面運用、綜合保障等方面形成合力,能夠讓民兵訓練基地釋放多重國防效能,推動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高質量發展,促進全民共建國防。
制圖:扈 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