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中國方案
——寫在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十周年之際
■于 江
內容提要
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十周年。10年前,面對“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重大課題,習主席創造性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對“世界向何處去、人類應怎么辦”作出深刻回答。黨的二十大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列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進一步揭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意義和實踐路徑。
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刻理解和領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理論內涵、重大時代價值和深遠歷史意義,堅定地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旗幟,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苯衲晔橇暯街飨岢鰳嫿ㄈ祟惷\共同體理念十周年。2013年3月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習主席科學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明確提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里,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重要理念的提出,為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共創人類美好未來提供了中國方案。
對“世界向何處去、人類應怎么辦”作出的深刻回答
10年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主席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的卓越政治智慧、非凡理論勇氣、強烈使命擔當,深刻思考“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世界、如何建設這個世界”等重大課題,對“世界向何處去、人類應怎么辦”作出深刻回答,創造性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提出走和平發展道路、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共建“一帶一路”、深化拓展平等開放合作的全球伙伴關系、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等一系列重要論述,構建起一個立意高遠、系統完備、博大精深、日臻完善的科學理論體系,為中國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在歷史轉折關頭為世界發展指明了方向。
10年來,我國對外工作在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核心理念的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引下,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崇高事業不斷作出重要貢獻,為解決人類共同挑戰積極貢獻中國智慧,為這一重要理念指導國際關系實踐進行了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積極探索,取得重要成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先后被寫入聯合國等重要國際多邊機制的決議、宣言和成果文件,顯示出強大的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和塑造力,在世界范圍內日益深入人心。
值此習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十周年之際,全面學習領悟這一重要理念的重大時代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和世界意義,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必修課,是準確把握新時代10年我國對外工作的歷史性成就的必修課,也是奮進新征程、推動新發展的必修課。
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的中國思考
準確研判形勢是解決難題、開展工作的前提,也是中國共產黨百余年奮斗前行、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關鍵。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的時代之問,每一個負責任的政治家都必須以信心、勇氣和擔當,回答時代課題,作出歷史抉擇。習主席深刻指出,把握國際形勢要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大局觀、角色觀。這為我們準確分析世界大勢和我國歷史方位提供了科學方法。
早在2012年12月5日,習主席在人民大會堂同來自16個國家的20位在華工作的外國專家代表座談時就指出,國際社會日益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面對世界經濟的復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一枝獨秀,這就要求各國同舟共濟、和衷共濟,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增進人類共同利益,共同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地球家園。從此,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來描述各國命運與共狀態的方式在國際社會引發廣泛共鳴。
10年來,正是立足對國際形勢發展變化的科學研判和對中國自身前進方向的正確把握,習主席在各種重要場合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行了全方位、系統、科學闡述,不斷豐富深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外延和各項要素,也把國際社會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認知不斷引向深入。
2013年3月,習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重要演講,指出“這個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舊的殖民體系土崩瓦解,冷戰時期的集團對抗不復存在,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都再也無法單獨主宰世界事務”。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人類社會是一個相互依存的共同體成為共識。
2015年9月,習主席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的重要講話中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推?、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目標遠未完成,我們仍須努力?!边@一努力目標,即“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年1月,習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發表的演講全面論述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并從“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的國際形勢出發,從“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更加強勁”和“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兩方面切入,指明“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開宗明義點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并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進行全面闡述——
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遵循。習主席指出,從360多年前《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的平等和主權原則,到150多年前日內瓦公約確立的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從70多年前聯合國憲章明確的四大宗旨和七項原則,到60多年前萬隆會議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國際關系演變積累了一系列公認的原則。這些原則應該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遵循。
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總體目標、努力方向。習主席強調,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習主席還鼓勵國際社會從伙伴關系、安全格局、經濟發展、文明交流、生態建設等方面共同努力,并從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決心不會改變、促進共同發展的決心不會改變、打造伙伴關系的決心不會改變、支持多邊主義的決心不會改變等方面宣示中方的堅定決心。
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并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列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同時寫入黨章。黨的二十大在全面深刻總結新時代10年外交成就、系統分析和精準判斷當前國際形勢的基礎上,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列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并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第十四部分的主題,明確表述了中國對外交往的政策原則,從而以中國式現代化為紐帶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全人類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進一步揭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意義和實踐路徑。
為推動人類進步事業不斷貢獻中國力量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刻闡述積極應對全球性挑戰的中國主張和中國方案,為人類社會實現共同發展、長治久安、持續繁榮指明了方向、繪制了藍圖,充分展現了中國同各國一道建設更加美好世界的堅定決心和使命擔當。
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在涉及全球治理改革與建設的廣泛領域,習主席提出并推動了共建“一帶一路”、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打造核安全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共建人類安全共同體等一系列重要理念和倡議。10年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
“一帶一路”建設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10年來,參加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數量在穩步增長。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國家的簽約數已經超過150個,國際組織有30多個。更重要的是“一帶一路”已經為沿線國家人民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實實在在的好處,參與共建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已經攜手走出一條互利共贏的康莊大道。
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成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依托。全球發展倡議和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回應了各國人民追求更美好生活的強烈愿望,為各國聚焦發展、團結發展、共同發展注入了關鍵思想動力,為共同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提供了行動指南,一經提出就在國際社會引發強烈反響,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包括聯合國在內的多個國際組織支持全球發展倡議,近70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全球安全倡議和共建人類安全共同體為全球安全治理擘畫了藍圖、指明了方向,彰顯了中國對實現自身安全發展目標的大國自信和積極履行國際責任、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大國擔當,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核心要義。
推動區域國別合作蓬勃開展。在全球治理層面,習主席在重大出訪、主持重要主場外交活動等場合,分別提出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建設亞洲命運共同體、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打造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構建攜手共進的中拉命運共同體、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太平洋島國命運共同體等重大倡議。在雙邊層面,習主席同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柬埔寨、老撾、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泰國等一系列國家的領導人深入溝通,凝聚共識,倡導中國同各有關國家構建命運共同體。
推動各領域、地區乃至國別雙邊的命運共同體建設成效顯著,意義重大。這些努力,作為在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導下的成功實踐,具有守正創新的優秀理論品質和以人民為中心的實踐品格,既是維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實際舉措,也是對人類社會和世界各國面臨重大挑戰的科學回應。這些努力,旨在鼓勵世界各國在相應領域形成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意識和攜手戰勝風險挑戰的合力,鼓勵國際社會共同致力于把我們生于斯、長于斯的藍色星球建成一個和睦大家庭,把世界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變成現實。這些努力,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積蓄著條件和能量。同時,領域、地域等命運共同體的建設一定程度上是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點突破”,在這一重大歷史進程中發揮著“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作用。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行而不輟,未來可期?!蓖苿訕嫿ㄈ祟惷\共同體,始終是習近平外交思想引領中國外交勇毅前行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幟。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刻理解和領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理論內涵、重大時代價值和深遠歷史意義,堅持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堅定地高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偉大旗幟,堅持大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在全球治理各領域主動作為,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作者系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專職副秘書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