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畫家,更是一個兵?!边@幾天,我的腦海里時不時會響起軍旅畫家陳其先生洪亮的聲音。前不久,陳其先生病逝于南京,享年95歲。陳其從戰爭年代走來,在軍事美術創作領域成績卓著。他在畫布上塑造的很多藝術形象成為時代經典,其筆墨精神及人格力量也激勵著后來者。
一
陳其先生1927年生于江蘇鹽城南洋岸鎮。他3歲時,母親病逝,父親、哥哥慘死在日軍的轟炸中,家里的房屋被炸毀。1941年7月,新四軍收留了到處流浪的他。據陳其先生回憶,當時少年兒童抗日文藝宣傳團體新安旅行團在“皖南事變”后,轉移到蘇北抗日根據地。這些與他年齡相仿的團員,每天熱火朝天地寫標語、繪墻畫,排演街頭歌舞劇,教唱抗日歌曲等,對陳其產生了極大的吸引力。經過一番努力,1942年10月,陳其來到“新旅”駐地單家港,成了“新旅”的正式一員。
1943年,陳其入黨后調入鹽東縣文工團。在排練新編淮劇《照減不誤》這出戲時,一時找不到飾演地主婆的女演員,團領導看中了陳其,要他扮演。陳其心中極不樂意。團長田平的一句問話——“你是共產黨員嗎?”讓他頓時明白:“干革命不能挑挑揀揀。共產黨人更是要沖鋒在前?!彼毿淖聊ソ巧?,通過人物的心理、神情、動作,竟把地主婆“二奶奶”這個人物演得活靈活現。陳其的名字也在鹽阜地區傳開。
1945年,陳其調到新四軍軍部文工團。他曾參加過解放淮陰、淮安的攻堅戰、宿北戰役、萊蕪戰役和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他們在主力部隊出征時擊鼓助戰,向戰士獻花、演唱以鼓舞戰士斗志;戰斗結束后,高唱《祝捷歌》,自編自演節目贊頌戰斗英雄,還向俘虜做轉變思想的工作……
1949年,他擔任第三野戰軍專業美術隊三組組長,隨部隊轉戰中原。每到一地,陳其與戰友一起寫宣傳標語、畫墻畫,還排演大型歌劇《血淚仇》、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傳唱《淮海戰役組歌》……這些宣傳方式,為前線戰士奮勇殺敵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力量。長期從事戰地文藝工作的歷練,讓陳其成長為一名能文能武的革命戰士。
二
經歷了槍林彈雨的洗禮,陳其越發強烈地想用繪畫藝術的方式記錄戰爭進程,銘記、謳歌那些犧牲的戰友。他苦練繪畫基本功,有空就給戰士們畫速寫、素描。他的繪畫線條逐漸變得沉實、均勻、有力,人物形象和神態也刻畫得惟妙惟肖。1950年,他被保送到杭州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學習,翌年轉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專修美術班學習。扎實的專業學習使他在繪畫表現技巧上有了很大的提升,讓他矢志軍事美術創作的選擇更加堅定。畢業后,他回到原南京軍區《華東戰士》雜志社,擔任美術編輯,1955年任原南京軍區軍人俱樂部美術攝影部主任。這階段,他創作了油畫《海上遭遇》《衛崗戰斗》(合作)、版畫《雨夜巡邏》《回馬槍》(與趙光濤合作)等作品。
陳其先生當了一輩子兵,主要畫的也是兵,如《老兵新傳》《我為祖國守邊疆》《邊疆戰士》《快樂的牧羊小戰士》《整裝待發》等作品。他曾說過:“人,不能做違心的事,繪畫也一樣。沒有生活就沒有藝術?!彼L期堅持深入生活、深入基層,在高原、戈壁、海島等連隊哨所,與戰士們同吃、同住、同站崗,畫了大量戰士素描肖像和連隊豐富多彩的生活速寫,還緊密配合部隊實戰化軍事訓練創作了《苦練百米硬功夫》多幅組畫。這些宣傳畫作品被大量印刷后在部隊營區張貼,為強化戰斗精神、激勵戰士苦練過硬本領提供了支持。
陳其先生注重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素材和靈感。油畫《回島》是他1963年兩次到海島體驗生活的收獲。他說:“畫家要有一雙敏銳的眼睛?!痹谌藖砣送暮u輪渡碼頭候船室里,他看到一些探家歸隊的戰士,旅行包裝著家鄉各種樹苗、菜籽、瓜種。有趣的是,其中有一位戰士還背著十幾只惹人喜愛的小鴨子。他的心一動,不禁為戰士這種愛島建島、長期守島的精神所感動?!痘貚u》簡潔率直,色彩明快,畫面和諧穩重,人物刻畫得鮮活生動。他巧妙地運用光影和色彩的對比,通過晚霞輝映戰士青春的笑臉。寫實刻畫彰顯了強烈的生活氣息和詩意的想象空間。作品鮮明地表現了守衛東海前哨的戰士們熱愛學習、改造荒島、守衛祖國海疆的堅定信念與決心。
陳其先生的創作飽含濃郁的時代氣息,充盈著一種昂揚向上、催人奮進的力量。他用豐富的造型語言描繪宏大歷史事件,鐫刻革命精神?!痘春4髴稹饭伯嬃藘纱?,雖然角度不同,但場面宏大,氣勢磅礴。特別是1977年他與趙光濤、陳堅、魏楚予合作,獲首屆解放軍文藝獎的這幅作品,并非是簡單的歷史情節再現,而是將紀實與藝術相結合,真實塑造了奮勇沖鋒、視死如歸的戰士形象。厚重雄勁的筆觸營造出作品排山倒海的氣勢,具有雄渾壯麗的史詩品質,展現了我軍戰略決戰的壯烈場景與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還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創作了油畫《戰地黃花》和《英雄贊》,這兩幅作品格調高昂,洋溢著革命浪漫主義情懷。畫家選取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情節,表現了戰爭年代文藝戰士冒著生命危險深入前線、鼓舞官兵士氣的故事,凸顯出一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此外,還有《南京解放》(與陳堅、趙光濤合作),《碾莊圩殲滅戰》(與陳堅、張正剛、姚爾暢合作),《血戰益林鎮》《解放濟南》(與陳曉鷗合作),《決戰》(合作),大型半景畫《天京保衛戰》(合作)等,這些作品從戰爭大場面中體現時代精神,鋪展開雄奇壯觀的歷史畫卷?!吨炜偹玖畹南矏偂贰锻L城》《陳云》(合作)《馳騁江淮》《密林深處》《梅嶺春雨》(與陳堅合作)等作品成功地塑造人民軍隊領導者們在艱苦歲月中果敢堅毅、叱咤風云的革命形象。
“部隊美術需要一代代傳承,必須培養人才,形成接力?!标惼渚o密結合部隊戰備和生活實際,在創作實踐中逐步為所在單位培養了一支油畫、國畫、版畫等藝術骨干隊伍,初步形成承前啟后的軍隊美術創作梯隊結構。
三
筆者認識陳其先生十幾年了,但真正密切交往是在2016年參與編撰《中國人民解放軍美術史》之后。陳其先生聽說此事,十分興奮,積極為我提供各種資料。有一段時間,因為資料缺乏,我的寫作陷入瓶頸期,在一次通話中情緒不免低落。他敏銳地感覺到了,鼓勵我:“小劉同志,你知道這本書對我軍美術有多大意義嗎?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當年,多少美術工作者倒在敵人的槍炮中,我們要記住歷史、記住他們啊。我用革命精神繪畫,你也是,好不好?”我連連稱是。此后,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電話詢問書稿進度,想起什么資料,馬上給我推薦。
在我看來,他是一位謙恭隨和的長者,是一位善良慈愛的師者,是一位有思想有擔當的藝術家。他身上所透出的那股軍人氣息、那種不加掩飾的真性情,感染、溫暖了我。
2019年,他在電話中告訴我,為反映新四軍在鹽城艱苦卓絕的戰斗足跡,他開始畫《重整旗鼓抗戰必勝》這幅大型油畫,但畢竟年齡大了,畫得很慢。我連連祝賀。他朗聲笑道:“老頭兒也要與時俱進??!” 是啊,與時代相契,他始終堅持知行合一。
如今,陳其先生已經遠去。曾經與陳其先生有過交往的人們談起他,都滿懷敬佩和感念。他給人的印象總是親切而又充滿激情的。他曾說:“我從年輕的時候到現在,這一輩子有一點比較欣慰,我是一個兵,這顆心始終一個樣兒?!边@就是他的人生態度,與他對待藝術的態度是一致的。無論遭遇何種挫折和困苦,他始終是嚴肅認真和充滿感恩。正是這種始終不渝的堅持和堅守,成就了他的藝術人生。
夜晚,我翻看著他贈送的書籍,心頭升起溫暖、記憶與懷念。懷念陳其先生留下的經典作品,還有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以及積極樂觀的人格魅力,更重要的是他身上那種對祖國、對軍隊、對人民的赤子之情。這種精神與藝術才情,鐫刻在中國軍事美術的藝術長廊,與一代代經典作品共同匯合成黃鐘大呂般的和鳴。
(本文刊于《解放軍報》2022年11月30日第12版)
?
?